来源:时间:2025-09-20
在晋中这片涌动着发展活力的土地上,企业的需求始终是政务服务的 “导航标”—— 需求指向哪里,服务触角就延伸到哪里。随着“晋心办·暖企驿站”的落地,更便捷的办事流程、更精准的政策支持、更暖心的成长陪伴,正悄然化作企业触手可及的温暖。
全省率先的魄力与暖心服务的诚意背后,正是我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追求。
正如市委书记常书铭在调研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时强调的“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办事的堵点在哪,企业反映的难题在哪,改革就要推进到哪。要强化平台建设,通过合规建设‘小切口’,以树立办事者为中心的政务服务理念,从群众需求侧考虑,倒逼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变革’,真正擦亮‘晋心办’品牌”。
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创新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打造“晋心办·暖企驿站”服务平台,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不仅关注审批环节的效率提升,更注重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倾尽全力为企业成长铺路,为转型发展赋能。
■ 古驿新生 ——
从“休憩点”到“暖企港”的深度焕新
当山西保罗大健康产业园的企业还在期待“审批服务能否再近一点”时,一则承载着期许的好消息已如约而至——不久前,新设立的“晋心办·暖企驿站”保罗分站在园区正式揭牌。作为企业“家门口”的服务枢纽,它以“主动服务前哨站”为定位,既让 “服务下沉、政策上门” 的暖意落地,也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构建 “亲清” 政商关系的脚步再添新印记。
“扎根晋中,我们最盼的就是服务能跟得上产业发展的节奏。保罗分站一来,不仅推行服务标准化、响应及时化、对接精准化的工作模式,还首创了‘园区包片+批量上门’服务机制,将政务服务从窗口延伸至生产线,真是解了我们不少燃眉之急,给健康产业生态添了实实在在的新动能。”山西祖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谈及我市营商环境从 “企业跑腿” 到 “服务上门” 的转变,满是感触,“‘暖企驿站’设立后,我们不用再为跑手续、办业务多跑路,遇到问题还能随时在驿站找到专人对接,这种把服务送到企业门口的做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政府为企业分忧的诚意,也更有信心把精力集中在生产经营上。”
不止大健康产业享受到 “家门口” 的政务便利,“暖企驿站”的服务正循着不同产业的发展需求持续延伸。近日,“暖企驿站”开发区新能源制造产业园分站也顺利挂牌。作为我市“晋心办·暖企驿站”服务品牌向重点产业领域延伸的关键落点,新能源制造产业园分站的设立,标志着该服务模式向产业发展聚焦的战略升级。分站将立足发展一线、打造精准赋能企业的政企协同枢纽,打通要素精准保障、政策靶向施策、诉求直通必达、难题限时清零的全链条全服务通道,全面提升产业园的服务效能。
从最初的模式探索到如今的多点延伸,随着保罗分站的平稳运行与新能源制造产业园分站的全新落地,“晋心办·暖企驿站” 已实现服务范围的扩容延伸,这一布局既让政务服务的暖意覆盖更广泛,也为全市重点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 “服务后盾”。
■ 高位领航 ——
从 “谋布局” 到 “强落地” 的政企同心
回溯 “驿站” 一词的本意,在古代,它是设立于交通要道的休憩之所,承担着传递文书、接待官吏、安顿商旅的功能。而如今,我市打造的 “暖企驿站”,虽沿用 “驿站” 之名,却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 —— 它不再是单纯的 “休憩停靠点”,而是政企沟通的 “连心站”、政务服务的 “便民站”、企业发展的“护航站”。
这样富有深意的功能重塑与精准布局,并非偶然为之,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统筹部署,更源于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的深刻践行。
常书铭在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高“高效办成一件事”“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综合办”效能,做优“晋心办·暖企驿站”服务平台,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做到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
为了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以 “企业需求” 为导向,将 “暖企驿站” 建设作为破解企业办事难题、优化产业服务生态的重要抓手,全流程发力,确保 “暖企驿站” 不仅能 “建起来”,更能 “转起来、活起来”,切实将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的诚意转化为发展的信心。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全省首家挂牌成立市、县两级营商环境局,形成“市级统筹、市县联动”的治理体系,制定晋中市营商环境局“晋心办·暖企驿站”工作机制,主动服务、增值服务、延伸服务。一方面,“晋心办·暖企驿站”由各职能部门协同共建,构建“主动对接、部门联动、全程跟踪、闭环管理”大循环机制,搭建驿站、分站、专员相结合的架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市、县两级营商环境局内部建立“人人参与”的服务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科室联动”的全域服务机制,既让每个人成为服务链条上的 “关键一环”, 也让暖企的温度真正渗透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聚力向新——
从 “优服务” 到 “强赋能” 的持续跨越
在晋中推动政务服务从 “优服务” 向 “强赋能” 持续跨越的进程中,“晋心办·暖企驿站” 作为服务企业的前沿阵地,正以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难题的实践,为营商环境优化注入鲜活动能。而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抓手,其推进效率与服务质量,更是暖企驿站深化服务成效的重要体现。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把项目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抓好项目全流程管理,强化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做好“晋中温度”和“晋中速度”两篇文章。
从筑牢服务根基到拉近政企距离,从激活发展动能到减轻企业负担,“晋心办·暖企驿站” 正以多维度实践,把营商环境的 “软实力” 变成企业发展的 “硬支撑”——
搭建桥梁,主动服务,构建政企“零距离”。以“暖企驿站”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资讯合规指导服务体系,实现政策“精准滴灌”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在线上平台集成化上,依托山西省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山西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12345热线营商环境专区,多渠道收集问题,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差异化指导服务。在线下服务综合办上,设立涉企专窗,整合金融、法律、科技等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全周期“法律托管”服务,提供6大类6个月全方位免费合规指导和终身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同时,通过营商环境局际联席会议,推动全市相关市直执法部门出台《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目录》,为企业更好地提供营商合规性指导。
推动创新,赋能升级,激活企业“强动力”。为了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我市于流程再造中提效率。创新主动服务、部门协同、诉求响应机制,持续深化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下一窗联办,线上一网通办。在资源对接中强支撑。推行市、区一体联办,编制市、区一体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与办事指南,精材料、压时限。推行告知承诺制,全面规范优化行政审批事项261项,减报材料221个。
优化流程,办理项目,助力企业“降成本”。用活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服务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一方面,靠前谋划精心落实。出台《晋中市推进水电气热网广电联合报装“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同步编制工作指引、办事指南、操作规程,将多个用地红线外工程涉及的审批事项提前至与公用报装服务同步办理;另一方面,流程优化服务提升。申报、受理、审批“三端”有机融合,企业“一表申请”,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最多跑一次”。将提交多份申报材料精简为1份共性材料;多个审批环节压缩至一个审批环节,办理时限缩至5个工作日,压缩率达91%。
服务企业无虚招,暖企驿站的每一份用心,都是看得见的诚意。助企发展有实策,政务服务的每一次革新,都是摸得着的温暖。截至目前,暖企驿站已为企业服务2000余次,晋中正以制度创新打破壁垒,以数字赋能提升效能,以暖心服务凝聚合力,用可感可知的便利与温暖,为营商环境的 “软土壤”持续厚植养分。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强调,要用心用情育好营商环境“梧桐树”,正视问题、破解难题,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凝聚起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未来,我市将继续以 “暖企驿站” 为支点,把服务做细、把保障做实,让“营商环境” 的绣花功,变成企业实实在在的安心。
记者 郭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