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我市第十七次防空警报试鸣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警示广大市民 ——

以史为鉴担使命 奋勇争先谱新篇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19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9月18日上午10时00分至10时15分,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我市进行第十七次防空警报试鸣,提醒人们铭刻历史记忆,激发自强不息的奋进力量。

铭记,为了更坚定地出发。当警报响起时,行人驻足肃立,汽车鸣笛示意。广大市民纷纷表示,警钟长鸣,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走好脚下的路和未来的路。90多年来的历程证明,从救国到强国,中国走对了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迈向新征程,我们要锚定目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与坚韧,冲破一切艰难险阻继续向前进。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为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意识,提升国防素养,熟知警报试鸣的意义,警报试鸣之前,市国动办统筹部署、积极行动,先后走进榆次区经纬兰亭小区、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开展人民防空疏散演练暨宣传教育活动。

“同志,同志,醒醒。”“ 这位同志,帮我拨打120” ……9月10日,在榆次区经纬兰亭小区广场上,来自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医生张丽红正在进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她以清晰明了的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以及包扎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参与者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急救知识,更感受到了在紧急情况下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重要性。

“呜……呜……”随着警报声的响起,演练进入了最为紧张的疏散环节。参加人员在晋中市太行救援队的指引下,迅速而有序地从经纬兰亭小区广场向预定的人防工程疏散,待所有疏散人员安全抵达防空地下室隐蔽后,关闭防空地下室防护门,加强观察和警戒。

这场“战味”十足的演练,不仅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了防空警报鸣响时的疏散流程,更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实战场景,深刻诠释了“人民防空为人民”的核心理念。

榆次区新华街道社区负责人郑佳深有感触地说:“今天的活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防空知识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概念,更与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息息相关。”她表示,回去以后,将把所学到的知识牢记于心,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这些重要的自救互救技能。

“我宣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辱使命,勤奋进取;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爱我中华,强国有我!爱我中华,强国有我!”9月12日上午,在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5年度晋中市城区中小学校人民防空疏散演练正在进行,响亮的誓言回荡在校园,字字铿锵,句句有力。这是莘莘学子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也是对未来责任的坚定承诺。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脊梁,树立国防观念、掌握避险技能,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军事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冲击力、吸引力,能让青少年在零距离感受、亲身参与体验中增进爱军拥军情怀。此次活动突出讲练结合,既回溯历史,又锻炼应急技能,进一步强化了校园安全意识、提高了国防素养。”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王晓璐说。

“这场演练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只有铭记历史,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学生张子晴参加活动后感慨地说。

全民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王晓璐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坚持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将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法治教育等一体推进,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要求全体公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这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

“我们要推动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普法宣传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晋中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以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为节点,分级分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使国防教育融入日常、入脑入心,不断汇聚起爱国强军的强大正能量。”市国动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樊湘福说。

记者 雷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