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要闻

关于《晋中市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

—— 2023年2月13日在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8-16 09:07:54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王 超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作《晋中市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保护条例(草案)》说明:

一、制定背景和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平遥古城时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平遥牛肉店、推光漆器店、东湖老醋坊,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展特色经营情况,指出要做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保护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宝,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平遥漆器春秋时期已具雏形,到汉代工艺达到较高水平。1956年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汉代五页人物故事彩绘屏风,据考证为平遥漆器。唐开元年间,山西漆器生产已成特色,以平遥漆器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是平遥漆业的全盛期,清中期到民国初,平遥票号钱庄的兴旺发达给漆艺制品带来很大商机,平遥推光漆器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以“描金彩绘、堆鼓罩漆”等为主要特征的漆艺技法,平遥漆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随着平遥旅游业的发展,推光漆器成为游客青睐的工艺品。平遥漆器工艺在全国漆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2015年平遥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认定为“中国推光漆器之都”。

近年来,平遥县从事漆器生产经营商家310户,相关从业人员达5000余人,推光漆器年产销额达1亿元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生产经营小散乱、行业标准缺失、行业管理滞后、漆器原料混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等,市场无序竞争、技艺传承断代、远离现代生活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平遥推光漆器的传承保护、做大做强、发扬光大。

通过地方立法方式,对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进行传承保护,对于规范平遥推光漆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带动民间技艺人才培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立法十分必要。

二、起草过程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平遥推光漆器事业发展。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将《晋中市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保护条例》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制定项目。经过前期立法论证和调研,4月中旬启动《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领导,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平遥县协同配合,聘请太原师范学院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参与,成立了起草组。起草组广泛听取漆艺大师、工匠技师、非遗传承人、销售业主、游客百姓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拿出了初稿。市人大常委会王根元副主任召集相关人员先后5次座谈研讨,经过3轮次修改,召开2次论证会,向平遥县和8个市直部门征求意见并充分吸纳完善形成报审稿,报送市司法局进行了合法性审查。11月4日,市政府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形成了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

三、《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

《条例(草案)》共六章38条,分别是总则、传承与发展、保护与开发、保障措施、法律责任、附则。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总则(共7条),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确定了政府及部门职责,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和保护活动。

第二章传承与发展(共12条),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延续为核心,明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的职责以及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三章保护与开发(共8条),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保护利用为核心,明确生产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真实性保护、分类保护等措施。

第四章保障措施(共5条),从资金保障、激励措施、监督考核、表彰奖励、文化宣传等方面,明确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与发展的保障和监管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共5条),根据上位法规定,设置了相关违法行为的罚则。

第六章附则(共1条),明确在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后正式施行。

四、相关法律法规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以上说明连同《条例(草案)》,请予一并审议。